初心一片为扶贫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太行深处,在西南边陲,在黄土高原,在大别山下,处处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足迹。

踏遍千山万水,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在新年贺词中谈到心中时时牵挂的“困难群众”,他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把总书记最牵挂的记在心头——扎根在全国21个省(区、市)多个定点扶贫村的多名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抓党建、兴产业、解难题,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目前,在全国已经宣布脱贫摘帽的个贫困县中,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县达到30个,约占20%。

抓党建: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年2月15日,腊月三十,全国总工会驻山西省壶关县水池村第一书记夏成方从北京开完会赶回来,匆匆放下行李,就来到贫困户程建科家。贴对联、挂灯笼、准备年夜饭,子女不在身边,夏成方便成了老人的家人。

夏成方把水池村当成了家,老乡们也把他当成了家人。

多个日日夜夜,夏成方晒黑了,也瘦了。一件过时的蓝棉袄,一条褪色的牛仔裤,一双破旧的老布鞋……现在的他看起来更像个地地道道的村干部。

“咋会穷成这样?”这是年7月初到水池村,夏成方看着村中的“残垣断壁”不禁发出的感慨。为尽快找到答案,夏成方第一时间扑下身子搞调研,到贫困户家坐一坐看看有什么困难,到田间地头与老乡拉拉家常,问问他们的所思所盼。

“水池村是全县最乱的贫困村。”村民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道尽了心酸和无奈,也让夏成方意识到,“乱”是这个村子的贫困根源。

治“乱”就必须要尽快改变村组织瘫痪、派系纷争的局面。夏成方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主心骨”硬起来,贫困群众“腰杆子”才能挺起来。

恢复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制度,编印《水池党建》,建立党员包联深度贫困户制度,出台“两委”干部八不准……夏成方定制度、建纽带、立规矩,水池村两委班子发生了显著变化,真正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村里整治环境卫生,要求不能在村里养猪,共产党员顶上去,带头把自家的猪圈关了;村里水网改造工程量大,共产党员顶上去,干最累最苦的活;村里修路,共产党员顶上去,当义务质量监督员……支部有了活力、“两委”有了合力,每个党员工作都充满干劲。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年水池村实现整村脱贫,集体收入比年翻了一番,水池村旧貌换新颜,由全县最乱的穷山村摇身一变成为整体变化最大、幸福指数猛增的先进村。

贫困村如何打翻身仗?“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好党支部;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指明了路径,他们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四川省马边县柏香村原第一书记帅志聪创造性地公开民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得到四川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并全县推广;中国科协驻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王狮乡长门村第一书记蔡钢积极协助两委换届,配齐班子、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一支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扶贫村建了起来,给贫困群众送去了一颗“定心丸”,释放出“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帮扶永远在心上”的强烈信号。

解难题:既要“输血”更重“造血”

如果说党建是脱贫攻坚的“牛鼻子”,那么产业就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摆脱贫穷的基石。如何在“输血”的同时更好“造血”,是摆在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面前的一大难题。

年初,河北省大名县双台村玉带种养专业合作社签了一单年1.5亿元的合同,合作方是北京二商集团大红门食品公司,“先卖后养”让村民吃了“定心丸”。一个小村庄是如何牵手知名京牌食品企业的?

该村党支部书记吕保生道出了缘由:“多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为村里组建种养合作社,培育特色产业,让村民脱贫致富有了信心。”

面对缺产业、缺资金、群众脱贫信心不足等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驻双台村第一书记杨玉洋带领村民千方百计谋致富: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肉羊和仔羊养殖;打造河北省发展集体经济试点村,引进投资商建设食品加工厂,解决就业岗位30个,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

“双台村目前筹划的这些产业中,既有当前可获利的产业,也有长远发展的产业;既有高投入、需要一定专业知识才能参与的产业,也有零投入、在家里就能生产制作的产业。”杨玉洋介绍说,目前,这些产业“造血”功能初显,村集体收入有了“第一桶金”,全村22户贫困户有望今年初实现脱贫。

既要“输血”更重“造血”,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深刻认识到,只有政策和资金演化为产业扶贫和项目扶贫,赋予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和村民脱贫致富。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巴达尔胡嘎查自然环境恶劣,农牧业始终处于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的发展困境。如何尽快走出这一困境,成为中央政法委驻该村第一书记丁杰面临的首要难题。

脱下皮鞋、白衬衫,换上运动鞋、休闲装,丁杰手里拿着本子,走村入户,问人口、问收入,不到一个月就摸清了村里经济状况。很快,他争取资金余万元,推动组建兴鸿草业合作社,鼓励引导贫困户推广种植青贮饲料和舍饲养殖育肥牛羊,逐步实现从“输血式”生活救济型扶贫向内生动力“造血式”开发型扶贫的转变。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通过草业合作社的带动,近两年来,帮助巴达尔胡镇余户种植青贮饲料的农户免遭特大旱灾的损失,有余户贫困户通过舍饲养殖育肥牛实现增收。

随着扶贫工作的进展,一些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陆续回到机关工作,但是他们都给当地留下了经济发展的长久动力:最高人民法院驻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城郊乡保庙村原第一书记吴海江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流转土地、建农村合作社、开发农业生态园,引进的禽业项目养殖规模年底就达到40万只;国家民委驻广西百色市德保县都安乡凌雷村原第一书记史睿在村里建起4个专业种养合作社、建成亩观光果园……

促民生:用工作实绩架起党群“连心桥”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搭建起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年7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带队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帕哈乡磨石村考察驻该村第一书记王寿梗的挂职成果。“这样的好书记,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走!”在与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

谈话时,村民们一致要求让王寿梗这个第一书记再留两年。

为什么要留下王书记?从这样一组数据中能够找到答案:修缮改造路面14.5公里,修建通组路、入户路10.2公里;建设多平方米幼儿园教学楼,开展“双语”教学,协调建设幼儿园学生厨房;一年多时间就完成帮扶村79户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群众就是这样朴实,你把他们放在心上,他们就认可你、支持你!

“精准扶贫瓦几瓦(非常好),习总书记卡莎莎(谢谢您)!”王寿梗说,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当地老百姓从开始的怀疑和犹豫,转变到现在的信任和感激。他们虽然说不了太多流畅的汉语,但有一句汉语他们却说得很流利,那就是“感谢共产党”!

基层队伍建起来了,产业发展起来了,但扶贫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让村民真正受益。

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商务部纪检监察组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刘艳常被村民们称为“小刘老师”。

时至今日,刘艳还记得走访农户时看到的一幕。

那是一个60多岁老人的家,老人因病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孩子在外打工,老人独自拉扯着9岁大的孙女小依。房子很旧,门上用塑料薄膜做遮掩,窗户没有玻璃,镶几根木条做支撑。小依正在一根挂着的废旧蓝色电线上荡来荡去,笑着对刘艳说:“这是我的秋千。”

从那天起,关心村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了刘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主持为留守儿童举行的儿童节庆祝活动,到学校为孩子们上课,联系爱心企业和人士为学校捐赠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捐建计算机教室、放映室……活力十足的刘艳很受孩子们欢迎,每次到学校,孩子们都会将她团团围住,亲切地叫“小刘老师”。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寻求各方支持,筹措资金修缮主干道、设立村级贫困户危房改造专项基金、新修水井和提灌站,解决了村里的农田灌溉难题、贫困村民住房安全保障以及吃水问题。

驻村工作结束离乡那天,刘艳遇到80岁的夏奶奶,她赶集买回来3个梨,是准备给重孙女、老伴和自己的。老人得知刘艳要回北京,赶紧掏出梨往刘艳手里塞,还说,“分别不分离”。

驻村个日夜,当地人问刘艳,“你嫁给群策村了吗?”她的回答是:“这里就是我的家。”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始终镌刻在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的心里,他们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张张温暖人心的扶贫“答卷”。

改作风: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历练成长

从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机关干部变成村级组织的“准班长”,从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在基层一线、在田间地头、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沉下心、弯下腰、低下头、放下架子,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实际行动来应对这样的身份转换。

中国残联驻河北省南皮县王三家村原第一书记陈森斌接受采访时坦言,刚到村里时确实有点发蒙。

他清楚地记得,年7月24日到村第一天,村长把他安顿在儿子的新房里。第二天,他洗漱完刚开门,一位黑胖壮汉就进来了,村长见状赶紧溜走了。陈森斌和他寒暄了一通后,才知道原来是上门讨要村委会陈年旧账的,好言抚慰后,他摔门走了,留下一句话:“中央来的第一书记,连这点钱都没带来,来做嘛?”陈森斌一下子臊红了脸……

更令陈森斌意想不到的是,当他联系村党支部书记,打算召集村干部开个会时,村党支部书记却告诉他:“大家都打工去了,而且在哪开?村里连个办公地点也没有。”第一个会就这样“黄”了。

长期在机关工作,一上任就面临这样的窘境,陈森斌感觉不太好受,但是他没有放弃。为尽快进入角色,他每天早起就在村里转,逐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的情况,把因病的、因残的、因学的、缺劳动力的分门别类摸清。“小陈书记无论见到谁都主动打招呼,大晚上能和我们这些光膀子的老头儿坐在树底下聊天,这人行!”村民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中央来的第一书记”。

慢慢的,吃惯了米饭、喝惯了纯净水的陈森斌也逐渐学会了吃黏粥、啃馒头、喝苦咸水,村里老少爷们也开始了解、认可这个第一书记。

村民们的认可给了陈森斌更大的工作动力,新建村办公室、硬化入村道路、引进自来水、推动土地流转、建立养鸡合作社……短短两年时间,在陈森斌的带领下,全村贫困户从户人减少至5户10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5%以下,并于年7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脱贫验收。

“一任驻村干部,一生扶贫情缘。”陈森斌说,“通过两年的驻村工作,深深体会到人民的疾苦,体验到基层干部的不易。同时,也在做好一件件实事中锻炼了才干,丰富了人生阅历。”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中还有不少“80后”甚至“90后”,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是典型的“三门干部”。他们在用心倾听中了解农家的“锅大碗小”,在脚步丈量中掌握村民的所忧所盼,“锻炼”和“成长”成为他们扶贫外的又一关键词。

尽管刘艳完成驻村任务回到机关已经大半年了,但是看到她时,身上还带着点“泥土”气息。

凭借端庄的外表、甜美的声线与出众的表达能力,刘艳学生时代就作为主持人活跃在各大型活动的舞台上,还曾赢得过北京市高校主持人大赛总冠军。当这样一个女孩一下子扎到遥远的贫困村里,又会有怎样的人生体验呢?

过去,刘艳常自嘲以前是个“三门干部”,没有体味过人生艰辛。可是现在,刘艳已经在群策村接足了地气。

为拉近与乡亲的情感距离,她用一个月时间学会了四川话;收起常穿的高跟鞋,换上跑鞋,穿上沾满泥土的雨胶鞋,学插秧种菜种柚子,走进每一个贫困家庭;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村民用沾满黑垢的杯子倒水,她接过来一饮而尽,老乡舔舔筷子夹菜给她吃,她毫不犹豫地往嘴里塞……

现在,刘艳笑着说:“我终于成了群众眼里的自己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讲话,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一刻没有忘记。他们说,第一书记,就是党撒在基层农村的种子,在中国梦绽放的田野和山岗上,生根发芽。

(来源:《旗帜》杂志年创刊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46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