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奔胜
我与忻州早已结缘
十八年前就来过五台山
几年前又曾途经雁门关
这一次却是以一个新市民的身份
来到忻州的
虽然我来忻工作只有月余
还尚未充分了解忻州、读懂忻州
但依然急切地想把自己对忻州的直观感受和印象告诉朋友们:
忻州是一个
有口碑、有故事
有情义、有梦想
的地方
散发着神奇的魅力。
有口碑的忻州
来忻几天后的一个黄昏,我独自一个人漫步在忻州的街头,一边走一边与几位市民攀谈。我问一个路边散步的老者:“老人家,忻州好不好?”老者向我伸出大拇指,说了一个字:“好。”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友好的微笑。同样的问题,我又问一对中年夫妻,他俩异口同声回答了四个字:“当然好啦!”
忻州新貌。资料图
云中河景区。宫清华摄
忻州人说忻州好不稀奇,那么外地人怎么看忻州呢?
最近一段时间,我接触了不少来自省城太原、首都北京以及全国各地的媒体朋友、商界朋友和游客,他们也不约而同为忻州点赞。
上海朋友说:“忻州真干净。”
福州朋友说:“忻州很精致、很安静、很舒心。”
北京朋友说:“忻州给人感觉很亲切、很温暖,不紧不慢、不急不躁,是一个适宜居住、适宜游览的好地方。”
江苏朋友说:“忻州人很热情,待人做事很实在。”
朋友们对忻州的感受得到更直接的印证。不久前,中央文明委公布了全国新一轮文明城市名单,忻州位列其中。三年创文,一举成功,这对一个欠发达的北方城市来说,真是来之不易。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荣誉称号,是一个城市最具价值和竞争力的无形资产。除了全国文明城市,忻州还有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等称号。这些金光闪闪的国字号招牌充分证明忻州是一个有口碑的地方。
其实,忻州早已是有口皆碑。
从古至今,忻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良好的口碑已经深深镌刻在这片大地上,并融入到源远流长的历史血脉中。
忻州位于山西北中部
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市
古称秀容
据记载
当年汉高祖刘邦北上抗击匈奴时
被困白登
到达忻口一带才摆脱追兵
高祖欣然命名为“忻”
后忻州因此而名
忻州自古为“悦心”之地
今天,又被形象地称为“心灵之舟
忻州山河形胜,北倚长城、西隔黄河、东临太行、南屏石岭关,历史上曾是北方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也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万里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
忻州是一片浸染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播撒下红色的种子。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卓越功勋。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晋绥、晋察冀根据地成为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脊梁和支柱,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发生在这里的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树立了不朽丰碑。
忻州不仅有金戈铁马
更有文采风流
曾经涌现过许多历史名人
一代文宗元好问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
雁门才子萨都剌
德才兼备班婕妤
文韬武略刘渊与刘聪
明末重臣陈奇瑜和张凤翼
诗书画医无所不精的傅山
近代中国正眼看世界第一人徐继畬
民国枭雄阎锡山
等等
忻州还有众多革命先驱、仁人志士
高君宇、续范亭、徐向前、薄一波等等
他们的名字在
中华民族的历史星空中熠熠生辉
忻州人崇文尚武、吃苦耐劳,又重情重义、宽厚包容。许多朋友一定知道忻州还是全国摔跤之乡,民歌之乡和剪纸之乡。
“近者悦,远者来。”忻州这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独特的魅力,凝聚着本地人,吸引着外来人,不断刷新着口碑的标高。
有故事的忻州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忻州,从来不缺少故事。
忻州曾经是一个战事频仍的地方,也是一个民族交融之地。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都在忻州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脚下这宁静而雄壮的长城曾经见证了无数或慷慨悲壮、或缠绵悱恻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写在史书里,也写在忻州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写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上,写在威武雄壮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平型关上,写在五台山巅、太行深处。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历史名人在忻州留下足迹,更留下韵味悠长、影响深远的故事。刘渊、刘曜称雄的故事、隋炀帝巡边征服突厥的故事、杨业抗辽的故事、毛泽东路居忻州的故事、聂荣臻和贺龙在这里战斗的故事等等。
灵山秀水孕育了忻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雄浑悲壮的长城文化、激扬向上的红色文化、群星灿烂的名人文化、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文化、异彩纷呈的民歌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间工艺文化源远流长。深厚的文化彰显了忻州特有的风采与神韵。
老牛湾。
站在奔流不息的黄河岸边,我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和未来的召唤。
站在雄伟的长城上,我仿佛听到悠远的边关铁蹄声纷至沓来,仿佛看到古代边关互市榷场的繁华与喧闹。
如果细说忻州的历史故事,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我其实更想说说现在忻州人的故事,那就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诗史一般的伟大实践。
也许脱贫的故事有些沉重。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被贫困缠绕,那凄婉动人的二人台“走西口”一直传唱几百年。忻州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地区。全市14个县(市、区)中有11个国定贫困县,其中6个县分别属于燕山—太行山、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全市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就多达46.7万人,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是全省脱贫攻坚最大的主战场。
多年来,忻州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为摆脱贫困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许多人以扎根的精神为脱贫攻坚贡献了青春、熬白了头发,甚至有人倒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由忻州首创的脱贫攻坚易地搬迁模式在全省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岢岚县赵家洼、宋家沟村视察,进农户,问冷暖,话农桑。习近平总书记在宋家沟村对村民们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在党中央就是要带领大家一心一意脱贫致富,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芝麻开花节节高。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全国文明村镇——宋家沟。
“撸起袖子加油干!”
正是在领袖的伟大号召下,忻州人民以钢一般的意志向深度贫困发起了总攻,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和合力攻坚,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胜利,一举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截至年底,11个国定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中,忻州人民展现了众志成城、坚韧不拔、气吞山河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必将成为忻州人民迈向小康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新市民,今天当我走进忻州、融入忻州的时候,我被忻州人民向贫困宣战的故事深深感动。在岢岚县调研的时候,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走进脱贫户的家中,看到脱贫后的农民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在一个月时间内,我迫不及待地到忻州人常说的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西八县”(宁武、静乐、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进行调研,印象最深的是那一个一个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当然也包括社会各界帮助、支持、关心忻州决战脱贫攻坚的帮扶故事。
我想,能够战胜贫困的忻州人,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战胜的呢?
有情义的忻州
说到“情义”二字,
让我想起一句古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是忻州诗人、金元一代文宗元好问在《摸鱼儿·雁丘》中的一句经典词句,
情义凄切,感人肺腑,
共鸣天下,千古传颂。
忻州人重情重义,且“义”字当头。这是这一方人在我心中留下的鲜活性格特征。
大家耳熟能详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忻州。忻州有程婴庙、公孙杵臼祠堂、七贤巷、韩厥墓、藏孤台、藏孤洞等遗迹,中华民族千古义士的故事一直在这里传扬。程婴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事迹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折射出坚忍顽强的中华民族精神。
大家还记得杨家将三代人精忠报国,血染沙场那慷慨悲壮的故事吗?还记得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不远万里只身来到中国,和晋察冀边区人民一道抗日,最后,牺牲在这片土地上那感天动地的故事吗?这些故事从多个侧面折射出这里的人们历来是重情重义。
阅读资料,我了解到近代忻州曾经是一个商业较为繁荣的地方,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汇集。“忻商”则以诚信经营而享誉全国,诚信“忻商”代表的就是情义当先的忻州人。
这里的人们告诉我,忻州人评价一个人喜欢用三个字——“够意思”。做人够不够意思?讲不讲义气?是忻州人的口头禅。
来忻这段时间,我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