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关键词,描绘吕梁老区发展新图景

说起山西吕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吕梁英雄传》。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前仆后继、不畏牺牲,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

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老区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在18日举行的革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会议上,吕梁市市长张广勇用“魅力、活力、希望、绿色、幸福”五个关键词,分享吕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验。

关键词:魅力

解读: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晋商文化、廉政文化、白酒文化交相辉映,熔铸成独具魅力的吕梁文化。近年来,吕梁市统筹抓好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各类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今的吕梁,六百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串联起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碛口古镇等60余个景区景点。《吕梁英雄传》《刘胡兰》《红军娃》等多部文艺精品,在全国舞台频频亮相。中央后委机关旧址、红军东征纪念馆等18处红色资源得到保护修缮。岚县面塑、中阳剪纸、孝义皮影等1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璀璨夺目。

独特的文化资源,已成为吕梁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活力

解读:吕梁市以重点产业链为抓手,坚定不移推动煤、铝、酒“一黑二白”传统产业支撑转型,大数据、大旅游、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两大三新”新兴产业引领转型。产业结构正从“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非煤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度超过60%,原铝就地精深加工率达到88%,杏花村酒博会跃升为全国四大国际性酒业展会之一。

抢抓先机、抢滩布局氢能产业,吕梁市大力实施“一体两翼、三港四链”发展战略。16个“气—站—运—车”全产业链项目全面铺开,氢能发展指数全省第一,“黑色煤都”正加速变为“北方氢都”。

关键词:希望

解读:吕梁市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两业”提质、村容村貌和精神面貌“两貌”改善、乡村治理和社会治安“两治”提升、致富带头人和支部带头人“两人”培育,努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样板区。“吕梁山护工”特色劳务品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老区人民发展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日子越过越好。

关键词:绿色

解读: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吕梁市深入实施“一廊两带”战略,加快建设以山上五县为重点的吕梁山生态文明示范走廊;以沿黄四县为重点的沿黄干支流生态修复与治理带,以平川四县为重点的沿汾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带,全面启动了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大生态治理项目。

吕梁市区PM2.5浓度持续保持全省和汾渭平原第一;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72.2%、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28.8%、全省第三;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全国第一。天蓝、地绿、水清已成为老区新常态。

关键词:幸福

解读:吕梁市始终把让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坚持老城提质、新区扩容并举。吕梁一中、吕梁三中、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先后投运,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8平方公里扩大到54平方公里。

吕梁市坚持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现代化医疗卫生园区投入运行,公交全民免费乘坐,老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来源:新华网

设计:李云波

摄影:刘亮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7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