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又添一罪证岚县发现一块侵华日

6月30日,本报记者接到吕梁市岚县热心读者的电话报料,称他们发现了一块刻有侵华日军名字的石碑,内容比较完整,但由于上面中文和日文夹杂,尚不能释读全部意思。记者立即赶赴岚县了解情况。记者发现,与人们印象中一般的石碑不同,这是一块黑色的石头,高约一米余,有三个呈不规则形状且凹凸不平的面,每面均有刻字。正面用楷书阴刻着三行字迹:“大日本军”“通译官”“市原今朝松墓”,这应该是墓主人的姓名和身份。背面较为平整,内容较多,记述的应该是墓主人的生平。清洗后可看出最上面刻有“墓志”二字,字体较大,下面从右至左刻着“市原君×大日本天皇国九州大分县……”“……明治三十七年日露战争(即日俄战争)起……”“……从军×尔来大陆……”“……从军×六十余×老龄……”“此处×君×壮志×誌……”“昭和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特别工作”等字样。除了夹杂日文外,这一面的下半部分沾染土渍,洗不掉,所以字迹模糊不清。再往左侧看,这面的字也不多,刻有四行,有“特别工作”“三郎”等字样,这应该是立碑人的信息。据报料人王鹏杰说,他是岚县收藏协会的会长,这块碑就是他们在老百姓家里发现的。两年前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岚县岚城镇北关村一位村民家中有一块石碑,上面有与侵华日军有关的刻字。于是王鹏杰与岚县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前去查看。当时,这块石碑就存放在那位村民家院子的大门口。据村民讲,石碑是他从野外的河滩地里拉回来的。王鹏杰找到村里的老人了解石碑的情况,老人说,他们知道村里有这块碑,墓主人是日本人,在兴县被八路军击毙后,日军将其遗体拉回岚城驻地下葬。当时老人还小,看到过这位日军的遗体被白布包裹着。王鹏杰分析,这名日军名为市原今朝松,是位翻译官,参加过年的日俄战争,后因侵华来到大陆。“昭和十五年”就是年,正是日军侵占晋西北,大举发动战争的时期。如果年7月24日是市原今朝松的死亡日期,再加上他参加过日俄战争,就可以说明前面的“六十余”“老龄”等字样,是指该日军活了60多岁。他说:“这块石碑,是日军侵华的有力的实物证据。”不过,由于字迹模糊、不懂日文等原因,石碑上的内容到底说了什么,还需要请专家来进一步考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0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