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里生,黄土里收的金蛋蛋
土豆蛋,金蛋蛋。“黄土里生,黄土里收”,那是妈妈捧给娃娃,香喷喷的饭。
土豆,学名马铃薯,又名洋芋,别名山药蛋。从名字便可略知,这是一种生长在土里,长得像豆子,又酷似芋头的根茎类植物。
然而,这土豆却并非中国本土的原生土著,而是十七世纪时,随着欧洲传教士,一同漂洋过海而来的泊来品。在中国,土豆经过了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才找到了最适合它们生长的土壤——那就是中国西北的高寒地区岚县。而我们勤劳而又智慧的先祖们,也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用自己的双手摸索出一套,将土豆变成餐桌上美食的制作方法——那就是土豆宴。
今天,我要给国人们讲讲,一位生在黄土高原,长在高土高原,像黄土般朴实,却有着高原般博大胸怀的,西北汉子的土豆梦。这位土豆梦的主人公——便是杨拴明。
年3月7日,我和我的同事金龙、金明以及好友荣飞,接到杨总的邀请,坐上前往山西太原的列车。而迎接我们的小吕,已经是我的老朋友了。他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杨总在会所等你们。等吃过饭,我们再一同回岚县。
就这一句温暖的话,立即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就在我们热烈而又兴奋的讨论中,不多时我们便来到了杨总和朋友刘秀龙先生的会所。
短暂的寒暄之后,一道道土豆做成的美食,便摆上了餐桌。“烤土豆,炸土豆块,煎土豆饼,土豆饸饹,土豆饺子,土豆粉条……”餐桌上的每一道菜肴,都与土豆相关;每一道菜肴,都以它独特的造型和味道,冲击着我们的味蕾和视觉细胞。于是我和我的同事们,便一而再、再而三的兴奋得像小孩子一般:“啊!原来土豆可以做成这样啊!”“哇,原来这也是土豆做的菜……”而我们的金龙主任,更是感概地说:“吃的这些都是土豆,但每一道菜,却吃出了别的味道。”
就在我们的感概与惊叹之中,杨总笑眯眯的告诉我们:“你们今天中午吃的这些土豆,全是我们岚县长的。”
杨总的话,简单而又朴实,却饱含了对故乡深深的挚爱。更是一位对未来满怀憧憬与梦想的男人,对生养自己的故乡,捧出的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梦开始的地方
在太原短暂的停留之后,我们跟随杨拴明总经理的步伐,回到了他的故乡——岚县。而岚县,便是杨总梦开始的地方。
据记载,岚县在商朝时,为燕京戎所居,周为娄烦胡地;至春秋末年,晋国便在古城村建汾阳邑。西汉为汾阳县,属太原郡。北魏时,岚县为尔朱荣封邑,并置秀容郡。隋、唐、明则为岚州治所。数千来,岚县屡经战火,却屡次成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此积淀起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岚县人常常自豪的说,“我们岚县饮食文化发达,这里的物产虽然并不丰富,但岚县人却是地道的美食家。”
即是如此,那我们便来看岚县地图。一望可知,如今的岚县县城位于东村。而东村是一个小盆地,它的四周环绕着平均海拔约一千四百多米的高山,岚河为岚县的母亲河,他绕城而过。岚县的气候特点,则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缺点却是干旱少雨。
由于黄土高原特殊的土质结构和地理环境,导致土豆生长期长,个头却不大,但却质地紧密,营养丰富。但对于靠天吃饭的岚县人来说,土豆却是地里最高产的农作物,平均亩产约为三千斤。因而当土豆植根于岚县这片土地之后,由于其特珠的口感和品质,便成为了家庭主妇们最钟爱的食材。这食材又经过了主妇们一代代的巧手改良,成为了一道道岚县人最爱的大餐。
从小吃奶奶和妈妈土豆饭长大的杨拴明,像所有岚县人一样,难忘土豆的味道,一日不吃土豆,便像没有吃饭。他回到自己的老家庄户村后,见年轻人纷纷离家外出打工,留守的父母辈们还囿于传统的耕种模式,而广种薄收。于是在县委号召进行新农村改革的召唤下,他便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新思想,引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走向致富路。于是,新的梦想在他的心里开始发芽——种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土豆,并让每一位吃过岚县土豆的人,都忘不了岚县更、忘不了岚县的土豆,并让他们通通竖起大拇指来。
于是一个有志于改变家乡,让家乡脱贫致富的团队,迅速在他的周围聚拢起来。
小土豆的一百零八变
梦想如果只停留于嘴上,那就永远只是梦想。要实现梦想,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身体力行、稳扎稳打”,这是杨拴明总经理做事的一贯风格。从决定开始种植土豆的两年间,杨总便带领他的团队,四处拜访农业专家,并走访了全国数十个土豆产区,还用当地生产出的土豆与岚县出产土豆进行对比。当厨师做出同样的两种土豆食品之后,再请美食家进行味觉、美学、口感的鉴定,力求通过一系列深度调研找出差距,并通过学习不断进步。
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一个让土豆从田埂到餐桌的蓝图,逐渐在他的脑海中成形。
当我采访杨总时,他告诉我说。“这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自己从开发房地产开始,到如今种土豆的每一步,都得靠双腿,靠动脑子。每一点点进步,都得付出汗水……”他还说,自己从小生活贫困,奶奶和妈妈没办法给兄弟姐妹们别的口粮,就变着花儿的把土豆做成荟菜、土豆饼、土豆条、土豆熬菜,土豆疙姜,土豆凉粉……所以自己和兄弟姐妹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依然可以温饱。即便现在大家都有钱了,可以天天吃山珍海味了,但最爱吃的,却还是最最普通的土豆饭。
于是在他的倡导下,开始在自己的团队里建立了土豆食品的研发中心。如今洗却泥土的土豆,在厨师们的手里,已经制作出了一百多款美食。从农家的土豆荟菜,烤土豆,再到荣登大雅之堂的土豆一品鲍,土豆海参……土豆的每一次变身,都像是浴火重生。当杨总和他团队的成员们,看见客人们对品尝的美食,露出满意的笑脸时,比吃在他们自己嘴里还高兴。而每一次对食物的赞美,都像是对他们努力的重奖。
如今,我已经离开岚县。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杨总和他的团队,所带领的岚县人民,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土豆梦。总有一天,岚县的土豆,定能变成引领世界的金豆豆。
关联阅读行走丨看西北:岚县行
行走丨别样的风景
行走丨山那边有匹马
行摄丨春天的脚步
行走丨一枝花(外二首)
行走丨乌镇,初春写意
行走丨在小小的村庄里写诗(组诗)
行走丨把新春的第一首诗献给你
立春丨我的岁月,春风得意
行走丨在春光里流连(外三首)
行走丨时光渐老,不嫁不惧
行走丨我的后山顶(组诗)
行走丨冷盈袖诗选
行走丨侠客行(组诗)
行走丨北方大寒(组诗)
行走丨等一场雪(七首)
行走丨月河客栈(外三首)
行摄丨光阴的触角(组诗)
行走丨辞旧迎新(外二首)
行走丨荒凉烟火(外三首)
行走丨芷妍诗选
虚构丨无法忏悔
行走丨接受春天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有喜欢的文字,请分享到朋友圈。
邬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