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在山西岚县举行。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摄
中国青年网吕梁8月23日电(记者李川)年,50名;年,名;年,名;年,名;年,名……
这是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五年来在山西吕梁和忻州地区捐助贫困学子的数量,迄今已有名。
自年起,每年硕果华实的8月,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副理事长马小鸣、理事田小明、援医助学负责人段翔等晋绥后代都会如约前往晋西北革命老区,将一份厚重的爱心和期望送至即将跨入高校的寒门学子手中和心中。五年来,这份承诺从未改变,这份践行一直在持续。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寄语学子。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摄
8月20日,“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落地举行,兴县、临县、石楼县三地通过在线形式参加捐助仪式。
这是五年来“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首度走进岚县,这也是战疫期间一场特殊的线下与线上联合举行的捐助仪式。
今年,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共为岚县、兴县、临县、石楼四地共名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低收入家庭应届高考生每人捐助元,共计万元。
一份承诺,一份责任,一份爱心,一份期许。
70多年前,这里曾是硝烟弥漫的前线战场、屏障陕甘的红色根据地,留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70多年后,这里的变化日新月异,成为脱贫攻坚、奔向美好生活的主战场。
如今,还有一份浓浓的深厚情谊在晋绥儿女心中传续,他们继承着父辈的遗愿,为吕梁革命老区献计献策、捐款捐物,以赤子之情回馈着“家乡”父老。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介绍“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摄
因为疫情影响,今年的捐助仪式特意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虽然不能亲临各地为学子们送上爱心和祝福,令基金会志愿者们感到些许遗憾,但能赶在开学前将元送至每个学子手中,他们还是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
在捐赠仪式上,段晓飞向受捐助学子们介绍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晋绥情”的来源,以及阳光助学活动情况,希望他们同样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努力学习,不忘初心,待学业有成时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段晓飞深情表示,一踏上吕梁这片红色热土,他就不禁想起那段峥嵘岁月,革命先辈与老区人民一起浴血奋战,同生共死,建立了可歌可泣的军民情谊。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今,晋绥儿女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传承晋绥文化,弘扬吕梁精神,就是在知恩图报,践行这份晋绥情怀。”段晓飞说。
吕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磊致辞。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摄
对于晋绥儿女的善行义举,吕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磊表示感谢和崇高敬意。
“今年是基金会连续第五年来我们吕梁老区开展捐资助学公益活动,这万元捐助送来的是晋绥儿女心系革命老区的深厚感情,展现的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当,对受助的个贫困家庭是雪中送炭,对我们办好老区教育是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任磊表示。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一行走访受捐助贫困学子梁青霞家庭,送去行李箱、书包、餐具等爱心物品。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摄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在今年高考中,兴县、岚县、临县、石楼等地均再创佳绩。
其中,兴县高考参考人数人,二本以上达线人;岚县高考参考人数人,二本以上达线人;临县高考参考人数人,二本以上达线人;石楼高考参考人数人,二本以上达线人。
就读于岚县高级中学的梁青霞,今年以分的成绩被上海财经大学录取。
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家庭贫困的梁青霞怀揣憧憬,又一度担忧。她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同样担忧着开学后的学费。
而今,当元爱心捐助送到梁青霞手中时,让她免除了后顾之忧。“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这颗火热的爱心,让我重燃崭新的求学星火,感谢晋绥儿女的大爱恩情,是他们的红色基因托起一个个贫困家庭实现梦想的希望。”梁青霞感恩道。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应届高考学子代表捐赠助学金。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摄
爱心点燃希望,一份助学金,承载着晋绥儿女跨越70载的“投桃报李”。
多年来,无论是在吕梁、太原,还是在北京,林炎志数次与在当地求学的吕梁籍学子座谈,提建议、谈想法、话希望,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