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需要怎样一个浐灞陕西法制网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文/游石

浐灞生态区建设成就如何,紧密相关着西安城市未来发展的高度与广度,其意义不仅仅是西安的,陕西的,也是西北的,乃至中国的。其不仅打造西北生态高地,更进而要作为西安名片,打造“一带一路”生态高地。

9月4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年版全球创新指数,对个经济体创新能力进行排名,在全球创新指数“创新集群”百强榜单中,西安力压成都、长沙,位列40。

榜单上的成就,折射出大西安近年来强势崛起的势头。

今年上半年,西安GDP同比增长2.8%,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取得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三个第一”。

有心人不难发现,这些闪亮数据的背后,是西安近年来正倾力打造“生态西安”,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鲜明策略。

前不久的8月31日,西安发改委牵头起草《西安市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

9月7日,《人民日报》发文,西安市出台《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从水环境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多方面对水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规范。

这一切动作,显现“绿色西安”的建设仍在加码。

此时,担当西安生态建设高地的“浐灞生态区”进入人们视野。

透过浐灞看西安、看西北,或更有助于人们读懂西北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战略方向。

西安发展,须解水困

有“新加坡规划之父”之称的规划大师刘太格曾以新加坡作为明证:城市生活品质与环境息息相关。

而这种生态环境,会显著作用于经济,“有好的环境,功能也会做的好,配套会做的好,那我们就可以吸引更多外来投资者、人才”,形成良性循环。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策略。

对于地处内陆的西安来说,这一点尤为必要。

因为西安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而其核心在于一个“水”字,西安人均水资源并不优渥。

很多西安人都以“十三朝古都”为傲,却不知近代西安的衰落,正与水资源枯竭大有关联。

经济地理学中,有个名词叫“消聚性衰退”,是说一个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因环境和资源破坏就会陷入衰退。古长安,正是消聚性衰退的典型。

历史上的关中平原,最早沃野千里、森林密布,也是我国古籍中最早记录的“天府之国”。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自秦汉开始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区域,但大规模农业开垦和城市营建,也让关中平原在中国诸多区域中,最早遭遇了生态的重创。

到了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周围,已经没有巨木可伐,伐木工不得不从关中长途跋涉到岚州(今山西省岚县北)、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等地,寻找建设宫室用的木头。

森林消失后,水土涵养功能被大大破坏,长安周边水资源开始迅速枯竭。“八水绕长安”一去不返,正是长安城生命力衰退的开始。

据统计,从唐宋开始,关中地区有关“水清、涸竭、断流”的记载共22次:清代康熙22年()至雍正5年(年)的45年间,渭河及其支流,有记载的断流,竟多达六次之多。

而自唐朝武德七年至开元二十九年的多年里,长安周边共发生20起大型自然灾害,其中10次是旱灾。

这样的生态恶化,自然不利于人口和产业大规模聚集。长安的“京都”光环和吸引力,也便这样悄然黯淡。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定位,就这样悄然旁落。

迄今西安不仅是全国,甚至是西北最缺水的城市之一。根据媒体报道,西北五个省会城市中,兰州人均水资源为立方米,银川为立方米,西宁为立方米,乌鲁木齐为立方米,西安垫底,仅为立方米。

没有水,西安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引发地面下陷,引发地面下陷。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的地下水危机,促使了黑河引水工程上马。尽管如此,西安水困并没有从根本解决。照目前态势发展,到年,西安市缺水量将达到30多亿亿立方米。

与此同时,更令人担忧的还有西安的水污染问题。

因为古代先民为取水方便,通常会依水而居。这样的城市布局,导致西安的地下水质量早早就遭受破坏。到了年,国家对西安地下水污染调查发现,其主要污染物含量是正常标准的8倍。

发展,就意味着需要优化环境吸引人口聚集,而人口和产业聚集又意味着进一步对生态环境增压。西安,需要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压力与动力,要比东部发达城市更为迫切。

浐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历史舞台前沿。

浐灞登场:“西部第一水城”战略构想

浐灞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是和浐灞生态区设立同步的。

作为西安八水中的浐河与灞河,是古长安重要的水源地和水运要道。长安鼎盛时期,全国各地的租赋、贡品均需要乘舟楫顺渭河溯流而上,至浐灞广运潭,而后再转入长安。其时,浐灞地区百舸争流,千帆竞翔,“灞柳风雪”的绝美景色名扬天下,众多达人贵者纷纷在此修建“别业”,因此浐灞地区又有“三秦辅胜”之称。

然而时光荏苒,到了上世纪末,因环境污染,昔日胜景的浐灞区域,已成西安东部区域的污水汇集地,年接纳污水量占西安污水排放总量的六分之一。“灞柳风雪”已成“垃圾围城”。一位官员回忆说,“沿河两岸立即成山,垃圾堆放量多达近万立方米。”

年后,随着西安中心城市的扩容和第四次城市规划修编,浐灞河城时段成为西安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城市发展主方向之一。

与此同时,西安领导层认为:持续发展的大西安,要打造国际化都市的西安,将有更多人口涌入,西安能否有一片宜居乐土,在缓解老城区环境、人口压力的同时,又成为西安对外展示自我的名片?

年,西安提出建设“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西部第一水城”战略构想。同年9月,浐灞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成立,浐灞生态园区正式启动。

当时,西安邀请了40多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其中国际公司28家)参加了“浐灞生态园区”工程的规划方案投标。最终,同济大学和德国科斯曼建筑设计所共同完成的设计方案中标。

资讯当时是这样说的:“整个设计方案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国际化规划思路,展示出国内外对生态区建设的新创意”。

由此来看,浐灞生态区的设立,一开始就定位于新西安的旅游新城,定位于对外开放的一扇窗。

由此,三方面重任摆在浐灞生态区面前:一是大力整顿浐灞区域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重建生态,提升西安城市综合承载力;第三是想发展符合区域的特色产业,如物流、金融、旅游、商贸、会展文化教育产业等,形成城市新区,与城市其它区域错位发展,其不仅要承担老城区人口、产业的转移,更要带动西安东部地区的崛起。

当时,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也十分热烈。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量体裁衣”地探索城市未来发展模式?

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回忆说,浐灞的方略就是,先治理,后造城。

“如果我们能够消除人为破坏因素,提供适当的环境诱导,大自然会展现出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杨六齐说,“在浐灞河的治理中,我们注重对自然做减法,为河流减负。以往城市开发,常常是GDP导向开发,先建设,再配套;先破坏,再环保……浐灞生态区与之相反,先恢复生态、保护好环境,再开始造城,我们称之为‘生态导向开发’”。

当时,有关领导将其命名为“第三代新城”,按照其论述是:第一代新城是行政主导下的企业新城,这一代新城是以计划经济为前提,以发展国有大型企业、构建国家工业体系为目的,自给自足;第二代新城是以产业主导下的园区新城;而第三代新城则是在“宜居宜创业”导向下的城市新中心,是以“和谐发展”为指导的“后工业城市”。

从规划出发,大区域错位+小区域整合的特色发展

从浐灞生态区最早规划出发,就能看出,其生态立区、产业兴城,带动区域发展的鲜明策略。

浐灞生态区的产业基础可以说从零起步,以第一产业为主,基本没有第二、第三产业,整体产业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摆在它面前的,是大量城中村改造和农村人口就业,以及西安其它几个重点发展区域如高新区、曲江、经开区的激烈竞争。

但另一方面,从区位和交通来看,浐灞生态区又一定程度承载着西安的未来。

其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其中集中整治区89平方公里,核心区位于陇海线以北,东三环以西,北三环以南,北辰大道以东,距离市中心钟楼仅10公里,与国家级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相对。

从交通来看,其拥有三条轨道交通,以及“三横三纵三环八射线”交通规划中的三横(高架路、长乐路、咸宁路)和一环(东三环),同时,通往国道主干线GZ40(西阎高速)、GZ45(西临高速)、国道、、等,堪称西安对内和对外联系的纽带。

浐灞板块的地形有其特色。我国地形状况大致是东南低、西北高,浐灞则与之相反——东南高、西北低,与西安原来城区的建设思路就要有所区别,所以需要纵向沿着两条河流的走向布设管道。这也意味着为了节省城市开发空间,道路需要与管道平行,路网结构遵循“顺其自然”,城区中心围绕两条河展开。这样的“生态导向格局”,也打破了西安城市原来九宫格格局,呈现出更生态、更绿色、更自然的城市形态。

基于此,浐灞生态区以规划、生态建设为引领,发展思路聚焦于以下三点:

大区域错位:一是与城市其它区域优势产业错位;二是与城市其它区域同一产业的发展方向错位。

小区域整合:即整合浐灞生态区周边区域资源,发挥区域规模效应,共同确立小区域在西安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本区域特色:即充分利用生态区的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具体来说,其产业方向是污染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或都市型工业,及包括旅游、会展、物流、地产、金融、教育、文化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

这一规划时所作的设想,正精确对应于西安建设国际化都市和特大城市需要补充的核心功能:国际交往功能、区域金融中心、文化传媒功能。

正是这具有前瞻性的定位,换来了浐灞区域的“荒野”变“田园”,换来了后来浐灞频频在中国,在国际上的大放光彩。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标、论坛、盛会向浐灞集中,体现出区域活力的日渐提升。年4月,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落户浐灞,年,世园会盛会召开等,更进一步提升了浐灞的国际影响力。

从零出发的生态区,不仅是西安“绿色发展”“大绿大水”的先行示范区,也成为西安后来建设丝路支点城市的“国际化”功能的核心支撑。其建设成就如何,紧密相关着西安城市未来发展的高度与广度。

他山之石:浐灞如何打造开放高地

如今的西安,正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快马加鞭。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西安作为路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被多方期盼,要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龙头扬起来。

年,大西安城市规划惊艳全国网友的朋友圈,其“三带多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显现西安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在西安的现代服务生态轴,也即国际文化交流轴上,浐灞生态区作为大西安东部新中心的定位鲜明可见。

进入年,西安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进入,人们看到,国家先后发起西部大开发2.0和内循环+外循环双循环模式的策略调整,在国际形势和经济形势的需求之下,西安向西开放的战略重要性空前凸显。

基于此,再看浐灞生态区建设,也比以往更加迫切。

需要看到,西北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均与西安有相当相似性。西安作为向西开放的高地,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不仅体现在产业层面,也包括城市绿色发展的路径与经验。

则浐灞生态区意义不仅仅是西安的,陕西的,也是西北的,乃至中国的。其不仅打造西北生态高地,更进而要作为西安名片,打造“一带一路”生态高地。考虑到其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紧密相连,联动发展,浐灞生态区的战略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放眼国际,伦敦发力泰晤士河等水岸经济,巴黎打造马恩拉瓦莱新城就对浐灞和西安建设有生动启示。

以巴黎的马恩拉瓦莱新城为例,其地处的马恩河谷,同样曾属于城乡结合部。现代巴黎的繁荣,离不开马恩拉瓦新城基于“城市与生态共生、宜居宜业”相对平衡的强势崛起。

兴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巴黎之门就是一个标志,承担地区中心城市的职能,区域以商业、办公、教育、体育为引导,带动人口快速聚集。

紧接着建设的莫比埃谷,重在以自然环境优势建设生态园区,吸引企业和研发中心落户。

第三分区的比西谷和第四分区的欧洲谷,则分别接纳知识经济型企业和文旅产业。年,基于区域良好发展态势和自然环境,迪斯尼在此落户,建设巴黎迪斯尼乐园,最终带动欧洲谷建设为旅游、娱乐、商务、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自年迪斯尼公园开放以来,欧洲谷已经成为欧洲国家居民旅游度假首选地。可以说,欧洲谷不仅奠定了马恩拉瓦莱的国家化地位,也为巴黎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收益。

马恩拉瓦莱新城的成功,有几点特别值得西安和浐灞借鉴。

首先,从城市层面,对新区给予更多政策、资源的倾斜。如其初建之时,就被确定为新城城市中心,有大量城市资源在此汇聚。

其次,马恩拉瓦莱新城从建设到名满天下,是依照按照第一、第二、第三分区、第四分区的次序逐步开发、逐级开发的路径,待到其小有名气,过去了差不多二十多年时光。

这意味着生态新城的建设需要遵循科学指导思路,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一蹴而就,这也意味着浐灞的开发将是“慢功出细活”,最大可能避免常规开发中的简单粗放。

三是如迪斯尼乐园这样的IP级项目对区域带动作用极佳。基于浐灞生态区建设的国际视野,引入更多的文旅IP项目,将大有利于区域的人气增长和活力攀升。

目前,世博园、桃花潭、广运潭、雁鸣湖……这些城市公园的星罗棋布已经极大丰富了浐灞的生态公园序列,后期,若浐灞持续引入文体、游乐等多元化项目,将会进一步激活区域内资源,产生立竿见影的化学反应。

随着金融商务区、西安领事馆区、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的陆续建设和开放,随着浐灞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其势必日渐显现厚积薄发、后发制人的效力。

转眼将至的全运会,对西安、对浐灞将是一次全新大考。

目前,横跨浐河、灞河的五座大桥、两条隧道已陆续开工,计划于明年建成通车。届时,因全运会流量带动,交通更为便捷、环境更加优美、产业更加丰富的浐灞生态区,将交出怎样的答卷,且请拭目以待。

作者/来源:城端City

内容如有不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2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