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曾经的山东一哥,叱咤明清六百年。你是干啥的这么土豪。喝着茶水开闸放水的,干的是南水北调的活。一个电话可以调度成千上万只船,想在这里荡起双桨临清不发话,这里就是游乐场没有蹦蹦床,全是碰碰船。运河堵不堵临清说了算。船太多整得水不够用。乾隆皇帝一生写诗四万多首,绝对的诗中一霸。人家作诗看水平,乾隆爷靠走量也就批发商的水平。
但是乾隆到了临清整了两句,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能让见过大世面的乾隆皇帝,发自内心的写两句。写的真不错啊!看出曾经临清的繁华。回去之后就把临清整成了直辖州,你让东昌府情何以堪。本来这队伍就不好带,你这一整临清这小老弟眼里,更没东昌府了。本来就不服东昌府这个好大哥,现在成了好大个。
临清繁盛之时城区人口数十万户,比现在那是多的多。南来的北往的,你行船运河几千里,如果没到过临清,别说你是跑船的,让人笑话。
明朝的内阁首辅外加诗人的李东阳路过临清借个道。有诗《过鳌头矶》直接曰:“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描绘出沿岸繁胜的临清,真是好不热闹啊!
这里是明朝万历皇帝的小金库,万历皇帝的开支全由临清承包了。就是到死也没离开临清,万历的定陵地宫都是临清的青砖一手打造。
临清春秋时期跟着齐国混,后来晋国称霸,让晋国给收编了。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临清跟着赵国混。
临清的名字起于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因邻近清河所以叫临清。
临清曾经和河北走的挺近,跟河北玩耍了近千年。曾经临清姓冀,到了明清改姓鲁。自从跟了鲁大壮临清开始了开挂的发展,一跃成为当时的一线城市,有小天津之称。
在运河岸边有一座塔叫舍利塔,这就叫宝塔镇河妖。它高耸入云巍峨不动,风一吹塔铃开始奏乐,忙活了六百年也该享受享受。失去了曾经的繁华,未免有些失落。
鳌头矶是元运河和明运河的分界地,北面是元运河。南边是明运河。中间有块地叫中洲两边分别有两个闸好似鳌脚,后面的广济桥好似鳌尾,前面的闸好似鳌头。在鳌的头上整了两字,独占。这风水那绝对千里挑一。
运河钞关,这里是八大钞关之首,是总关所在地。后面领了一根藤上七个瓜,手下七个小兄弟。临清钞关税占了当时的四分之一。
也是现在仅存的运河钞关。
到临清,听听大戏,这里也是京剧之乡。也当一把票友。啊呀一嗓子能把你震撼到那个繁华的临清。
吃吃八大碗品品这舌尖上的临清。
临清虽然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是保留了昔日的灵魂。
投稿合作请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