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双喜媒体从业者,长期从事乡村纪实题材的拍摄。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心安吾乡——韩双喜摄影作品》。同年,其《心安吾乡》摄影作品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一年后又参加第三届宁波国际摄影周。
河曲:打瓜会心之所至,素履以往。多年来,韩双喜坚持用手中的相机对准变迁中的中国农村。从年到现在,他走过了太原、忻州、朔州、大同等地的几百个村庄,近10万公里,积累了2万余张照片。照片真实的记录仿佛凝聚成一种力量,这力量强大到亘古难忘、直抵人心。
韩双喜的童年生活是在太原近郊度过的。因为父母都有工作,他虽然住在村里,却明显有别于农家孩子。即便这样,也丝毫没有妨碍村里人把他当作“自家人”,他自己也总是对农村发生的那些事倍感新鲜。至今让他念念不忘的,是村里的物物交换和猫猫狗狗。
阳曲:吃午饭的老人“这种物物交换,传统却充满智慧。”给韩双喜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事新闻工作后,这些记忆深处的乡村印记被重新唤醒,乡村生活、人、物以及事件会自觉不自觉地浸润在他的思维中。
韩双喜的摄影不仅是他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份有关山西省中北部村庄现状的影像档案。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旧有的村庄正在反向大幅度凋零。在这些较为偏远的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移居到城镇生活,只剩老一辈守着故土,这些村落变成了回不去的记忆。
左云:收秋时节忙碌的村民他希望将日渐消逝的传统习俗、乡村生活以及满载“集体记忆”的古老遗迹,用相机去定格呈现,继而用呈现去呼唤。于是,他用手中的相机对准变迁中的山西中北部农村。场院、农舍、葬礼、赶集、祭祀、饭食、闲暇等作为乡村生活的表征,一一定格在他的镜头中。虽然不能改变村落消失的现状,但可以留作一种记忆和财富,留存下一个时代的痕迹。
摄影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随着拍摄次数的增多以及拍摄的深入,越来越能感受到依然留在村子里的人们、牛羊、甚至是破旧的物什,都有一种力量与温度。正是通过这种真实的记录,影像的力量得以不断凝聚,温暖至抚慰心灵。
繁峙:观看民俗表演的村民于韩双喜而言,影像的记录不仅仅是给它涂上颜料,使其免于自身的腐朽,同时也是希望借助这些正在消失的一个个人、事、物去思考变与不变的关系。这些被展现的传统的场景、日常生活以及价值观念,不仅是社会记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让观者有了无限思考的空间。
岚县:抓阄阳曲:留守老人和宠物阳高:长城脚下村庄国际著名摄影家吴家林在为《心安吾乡——韩双喜摄影作品》写作的序言中所提到的,“这是一本真实、自然、生动,摆脱了‘平庸的记录’的摄影集;这是一本即兴的纪实抓拍,又十分讲究画面美学、形式构成的摄影集;这是一本具有独特视觉和艺术个性的摄影集。”
阳高:老党员韩双喜对山村的记录仿佛是一种信仰,是他和山村之间细语呢喃。《心安吾乡》虽然仅仅是即将消亡的古老乡村的一个切片,但已经令人感到珍贵和来之不易了。
心安吾乡,初心可见。
撰稿:王国伟
编辑:郝枫
初审:李池
复审:郝星洁
终审: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