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王卫斌通讯员牛燕飞
借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东风,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在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岚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接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村两委换届,使村级组织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三零”创建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推动全县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岚县围绕规模化、科技化、惠民化的乡村产业结构,不断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打造马铃薯、小杂粮、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特色林业五大产业集群,通过订单收购、基地建设、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户充分参与,共同发展。尤其是实施特色农业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在北京、太原、离石新建岚县土豆宴旗舰店、示范店4个,新上马土豆醋、土豆酒系列保健食品生产线,发展壮大“土豆种—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产业链经济。
岚县实施总投资万元的“老磨坊”粗粮功能食品三期项目,带动杂粮产业规模发展。瞄准中高端市场,新上马20多个养殖项目,新增生猪出栏产能20多万头。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年内加工食用菌菌棒万棒,力争出口韩国万棒、创外汇万元。发展优质沙棘15万亩,推进沙棘小镇、沙棘文化广场和沙棘茶加工观光基地建设。实施的农业科技支撑行动,充分发挥马铃薯院士专家工作站、沙棘院士工作站的作用,培育适合本县的优质品种。全县农业产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有效降低了自然和市场风险。
强化乡村人才队伍
乡村行不行,人才是支撑。岚县多措并举提升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三农”干部队伍优化工程,在县乡换届中,从脱贫攻坚和乡村一线领域提拔选拔干部26人,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从换届前的43岁降至39岁,大学本科学历达到87人,占比达91.6%,形成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施人才“1+N”工程,利用1个人才库吸纳各类人才,开展的“省校智库”建设,与国内一流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学术资源、信息资源优势,为全县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N”就是对人才分门别类进行跟班作业、吸收引进等多样化的针对性培训提升乡村人才能力素质。投资余万元建成余平米的18套人才公寓,首批入住12人。启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岚县结合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坚决整治陈规陋习,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树立文明乡风,全县所有行政村建立“一约四会三中心”,村级全部挂牌移风易俗餐厅,推行超市积分制、基层治理网格长制和文化宣传阵地“两机制、一阵地”。推荐建设3个市级文明村镇、1户文明家庭、1个文明社区,获得吕梁市道德模范候选人4人、“山西好人”候选人4人,评选“孝老爱亲”典型人物15人,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向善向好的乡风民风的形成。
美化乡村生态环境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岚县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不断巩固扩大生态覆盖率。通过进一步规范造林合作社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合作社从单一造林向“造、管、用”全面发展,深入“林长制”改革,构建“法治人治智治”三治融合,“造林护林营林”三管齐下,“绿化彩化财化”三化同步的现代林业治理体系。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近2万亩,推动了乡村增绿、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河流沿岸、山体边坡6个重点区域,以乡为战、以村为体、以户为基,扎实开展的农村“六乱”整治,实行“每周报告、半月调度、逐月检查评比、按月全县通报”制度,宣传发动农民参与户,清理整治处,清理垃圾.6吨,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秀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一幅散发着现代气息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岚县大地徐徐展开,岚县乡村正在由“沉寂村庄”向“秀美村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