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是山西的东大门,连接山西、河北两省的咽喉之地。得之者,西退可扼守三晋,东进则逐鹿中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关隘要冲,两千年来风雨沧桑,历经无数战火洗礼,与嘉峪关、山海关、玉门关、居庸关等天下雄关并称中国九大名关。关上至今仍有一幅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塞三千此关名。”
娘子关自古就是战火频仍的关隘要地
这座关口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戎狄部族所建立的中山国一处重要关口,以后多个朝代都曾在此屯驻重兵,也爆发过多次著名战役:秦末韩信灭赵走的是娘子关。唐建国之初,娘子关曾几度易手;唐长庆元年(公元年),成德节度使王庭凑叛唐,宰相裴度亲自督师出娘子关讨伐。
光化二年(公元年),朱温部将葛从周从井陉关攻河东,首战就是打败承天军,攻占娘子关。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长驱直捣北京,还是走的这条路;其后,八国联军侵华,最激烈的战斗也是发生在这里;再到抗日战争时期,桂系著名将领黄绍竑在此组织了娘子关保卫战;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中,娘子关也曾成为战场……
相传李世民的姐姐曾在此驻扎娘子军
娘子关名的由来,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传说。其一就是唐初平阳公主曾驻兵于此,因之而得名。如今娘子关还巍然屹立“点将台”、“宿将楼”,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这位公主为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女,与唐太宗李世民是一母同胞。早在李渊为隋朝镇守太原时,就把她嫁给“任侠闻名于关中”的山西临汾人柴绍。
由于临汾古称平阳,因此唐朝建立时将其封为平阳公主。李渊举义兵时,平阳公主夫妇俩在长安,她一方面力劝夫君奔赴太原,不必牵挂自己;另一方面回到自己的庄园,招兵买马,建立武装,由于“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一时队伍社大到7万余人。后来李渊进军关中,平阳公主挑选精兵万余与李世民会军渭北,营中皆称其队伍为“娘子军”。唐朝建立后,这支部队曾长期驻扎娘子关,此关因此而得名。
另一则传说还与唐高宗和狄仁杰有关
另一个传说源于邻近这座关隘的绵山。山西介休的那座绵山,因为春秋时晋国名士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于此,因此名声远播。娘子关附近也有座绵山,供奉的则是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妇人炫服靓妆,必兴雨电,故曰妒女”,因此人们在山上设立了妒女祠。《旧唐书》上记载一则逸事:某年,唐高宗李治要到汾阳宫(在山西奇岚县),途经妒女祠。
地方官怕御驾盛装通过,再次引起风雨雷雹之灾,于是准备征调几万民夫要另开御道。幸好随行的官员中有一代名臣狄仁杰,他恐地方官员劳民伤财,便进言道:“天子出行,千乘万骑,风伯来清尘,雨师来洒道,何怕妒女?”高宗于是下令停工,称赞狄仁杰是个大丈夫!不过,考虑到妒女祠这个名字的确不好听,干脆就改为娘子庙,而娘子关也连带者因此而得名。
目前的娘子关关城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公元年),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加上这附近水资源比较丰富,山地之间也有农田可以耕种,现在更是成为天下闻名的旅游胜地,因此娘子关并不似其他关隘那样荒凉萧瑟,其旁边至今仍人丁兴旺、商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