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出圈记丨一颗小土豆,闯出国际

<

原创山西云媒体山西云媒体

春暖花开季,除了看花红柳绿,还能看什么?

3月28日,在岚县吴家沟村的薯窖口,十来个农村妇女围坐一圈,有说有笑,把刚从窖里运出来的土豆装袋。一颗颗土豆在阳光下泛着光,很是惹人喜爱。妇女们有说有笑,她们和这些土豆一起,构成了一幅别致的景象。

▲给土豆装袋

土豆带来的喜悦

土豆,又叫马铃薯,是吴家沟村民做饭必备的食材。当地人做饭,没有米面可以,但没有土豆,绝对不行。

磨擦擦、圪蛋蛋、圪姜姜、捣拿糕……一颗小土豆,在吴家沟村巧妇手里,能做出样“土豆宴”。

吴家沟村是岚县有名的“土豆村”。

村里种有亩土豆,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土豆田。

▲盛开的土豆花

每到七八月份,大片大片的土豆花竞相开放,白的、红的、紫的……一阵风吹来,空气中都弥漫着土豆花的清甜。

到了秋收时节,刚从土里刨出的土豆,黄的、红的、紫的……一陇一陇堆在地里,农户们轻轻甩掉多余的泥土,将土豆装袋,运送到合作社售卖,更是一派丰收场景。

▲丰收的土豆

在像吴家沟这样的小山村里,土豆带给村民的喜悦,绝不仅仅是一顿饭、一场丰收那样简单。

“以前,土豆能让我们吃饱肚子,现在,土豆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吴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牛兴堂兴奋地说。

牛兴堂是土生土长的吴家沟村人,年至今,当了近40年的党支部书记。

在他的带领下,这里的土豆亩产从斤提高到四五千斤,不仅产量翻番,有的还被卖到了国外。

老书记的承诺

“以前就是种玉米、高粱,也种土豆,但基本是靠天吃饭,一亩地收不了多少,有的还不够自家吃。”提到以前,村民王杰珍满是感慨。

“土豆本是高产农作物,为什么我们种的土豆产量上不去?”这个问题困扰了牛兴堂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年,县里兴办了一家种源生产基地,这位老书记一下子看到了曙光。

他忙前忙后跑了好几趟,终于给吴家沟村找到了一剂“良方”——引进土豆新品种。

可对于祖祖辈辈习惯用“自留种”的村民来说,更换品种,村里人还是有些犹豫。那一年,只有5户人家愿意跟着牛兴堂“吃螃蟹”。

▲村里的土豆合作社

年,这5户村民的新品种,产量直接翻了一番。村民们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纷纷来找牛兴堂帮忙。

于是,牛兴堂牵头成立了岚县福众薯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吴家沟村民开始培植土豆新品种。

可新品种卖给谁呢?

老书记给出了承诺:“你们尽管种,有多少,收多少!而且价格绝对不会低于市场价!”

▲给村民统一发放肥料

统一发种子、统一发肥料、统一收购、销售……靠着村里的亩土豆,吴家沟村脱了贫、致了富,还帮助周边几个村子一起致富。

吴家沟人的最爱

现在虽不是土豆收获的季节,但走进吴家沟村,14个薯窖和一个冷藏库门口,都是一片忙碌景象。

一辆辆大卡车排队等候,妇女们在薯窖口给土豆装袋,男人们抬着一袋袋土豆去称重、装车……

地窖和冷藏库里,存着去年秋收留下来的一千多吨“存货”,正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正发往全国各地的土豆

“去年村里一共收了吨土豆,秋收的时候卖了七八百吨,剩下的,正好赶上春天卖个好价钱。”牛兴堂说,他们的土豆,除了卖到县里、市里、省内外,还跟中国薯网签了订单合同,通过电子商务,将村里的土豆卖到国外去。

酒香不怕巷子深。

吴家沟村的土豆,不仅帮岚县土豆打出了名号,收到了市场和食客们的好评,还引来了土豆专家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5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