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切在阳光下运行文水县村集体经济

北京好湿疹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89789.html

这是一次尝试,从无到有,为乡村基层治理探明了方向和路径;

这也是一次创举,从乱到治,将农村集体经济呆账旧账一一厘清。

自年后半年,文水县率先破冰试水,在全县个村通过合同清理,以点带面推进村集体经济“清家底、化债务、增收入”工作。目前,文水县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成效显著。

今年3月,来自吕梁3市9县的上百位乡村干部分批先后前来参观考察,学习交流了文水县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图为岚县考察团在文水观摩交流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

“清家底”,向农村土地承包乱象宣战

为什么要进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清理?还要从历史中找寻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经过两轮承包期接近45年的时间,不少土地经过多次转租和变卖多番易主,随意处置、改变土地用途等乱象层出。

事实上,文水县在合同清理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承包租赁并未履行民主程序,书面合同占比少,有些只是一张收据或口头协议。即使有合同,合法性也存疑。

刘胡兰镇合同清理调查报告中显示,几乎所有旧合同都存在发包价格过低、承包年限过长等问题。

图为部分刘胡兰镇合同清理调查报告和村民签订的合同认定书留档资料

“长期种着集体的地不缴费或少缴费的,大家伙儿都看不惯,早就希望管管这事。这回盼来了‘主心骨’,清理承包合同,真是办在了我们的心坎上!”东宜亭村村民郭瑞仙说出了许多群众的心声。多年来,农村集体订立的经济合同中,人情合同多、口头协议多、合同制定不规范、合同履行不彻底……

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一方面在蚕食着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在损害基层干部的公信力,导致群众的不满,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为更好地巩固“十三五”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山西省充分运用法治化、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被提上日程。

年6月,文水县率先出台《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实施方案》,正式向农村土地承包乱象宣战。

“化债务”,实现土地承包陈年旧账清算

“清化收”工作中的化,就是要化解村集体经济债务,清理掉陈年的旧账,把以往少收的、欠收的土地承包费追缴回来。

在此次合同清理工作中,村干部、村民和企业主们首先要面临的便是思想上的矛盾和转变。

起初,村民们并不能理解政策,多年来的那套承包“规矩”已形成习惯,不少人产生了抵触思想,认为是在翻旧账。

“人家好几届(村干部)上来都没有收(承包费),就你上来跟我们收……”刘胡兰村书记王晓兵坦言合同清理工作初期,遇到的阻碍和压力不少。王晓兵是去年文水作为山西省村级组织换届“一肩挑”试点,运用“两步八字法”选上来的村干部。“刚开始也(觉得难)不想干这个,我们乡镇组织开了几次会,先把各方面的政策和文件都看了。”了解到合同清理工作对村集体经济的意义和价值后,他调整好心态,挨家挨户去给村民们做工作。

“我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承包土地交的只是少部分利润,大部分还是赚的。”王晓兵负责的村里有几块地情况复杂,经过好几手转包。最早村委会留档的合同是年签订的,年承包合同到期,之后的转包找不到记录,承包人也没再缴纳过承包费。直到年土地摸底排查,才找到现在的承包人。由于年代久远,缺失的这几年承包费的追缴颇费周折。

针对这类情况,村委会首先是讲明政策规定,“现在的合同必须规范,如果不补缴就没办法继续承包。”其次是尊重以前的承包约定,按照旧合同规定的价格收取补缴费用。“那时签也就一年一亩70元左右,这么多年(按照这个标准)算下来也就补交个两三千块钱。”对承包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既不会因为既往问题的追究导致对抗情绪,也不会因为新的指导价提升导致承包积极性下降。

图为刘胡兰村村民在补缴土地承包费并重新签订承包合同

钱收回来后,村集体欠下的外债就可以还上了。年刘胡兰村修建村委会办公地,征收了一户村民的地,征地欠款约80万元。村委会账户上的每一笔资金都是专款专用,不能拿来还款,这次收回欠缴的承包费后,这笔积压已久的欠账终于得以还清。王晓兵如释重负,“今后合同承包费规范起来了,村集体账上有了钱,像村里的美化亮化、基础设施的维修……这些开支就不用再靠县政府补贴了。”

“增收入”,助推农村集体收益增长

“清化收”工作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和关键一步。通过合同清理,不仅规范了村集体土地承包制度,更助推了农村集体经济走向集约化发展。

索家堡村就是村集体通过合同清理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典型。索家堡村是刘胡兰镇22个村子中占地最小的,常住人口只有人。村里的土地比较分散,过去都是村民们自行转包出去耕种,产量不算高,经济效益平平,村集体收入为零。

在合同清理的过程中,索家堡村将分散地块整合,采取集合竞价的方式进行集体竞拍,原承包人享有优先竞拍权。经过竞拍,索家堡村最高一亩地的承包价达到了元,承包合同从过去的40份精减为6份。过去合同中2、3亩地只能种种口粮,如今整合成2、30亩,可以实现机械化种植经济作物,村集体收入节节攀升。如今索家堡村每年的集体收入可达到20万元。

图为村干部对照测绘图斑摸底排查村土地资产情况

“村集体有钱了、壮大了,后续做什么工作都好干了!”刘胡兰镇副镇长赵启认为,合同清理工作跟乡村振兴密不可分,该镇去年进行了农村“六乱”整治,集中提升村容村貌,但当时有个别村拿不出钱来做这个工作,今年情况有了大幅提升,“通过这项工作(合同清理),村集体经济形成了一个好的循环。”

合同清理并非一刀切,在统一的战略部署下,针对不同情况实行分类处理。文水县充分贯彻了县委书记杨洋对合同清理工作的鲜明观点:利于发展、尊重历史、积极稳妥。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重新制定承包价格,在保障老百姓权益的基础上,确保集体收益最大化。

神堂村引入竞争机制,以交定金形式公开竞标,重新签订合同份,村集体收入从年的12万元提高到44万元;北张村水泥搅拌厂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提高了承包价格,每亩租赁费0元;凤城镇武午村的建设用地每亩承包价元,比附近村高出元。

为保证公平公正,各级乡镇干部对村资源资产的清查摸底、承包租赁一律进行公示,公开引入竞价机制,保障村民平等参与权和资源资产的最大收益权。新签承包合同全程公开透明,对每份合同约定的期限、价格、收益数额等进行事前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神堂村老支书任吉一语道破:“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干部心里敞亮多了,群众对村集体的信任度高了。”

图为对合同清理工作各阶段进行公示,真正实现“一切在阳光下运行”

“提级办”探索乡村基层治理创新

合同清理工作虽难虽繁,但文水县试验性地打出了创新“组合拳”。

通过明确“县主抓、乡主导、村主体”三级负责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纪委、政法委、公安局等12个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导、协调、调度、包联、督察相关工作。各乡镇成立领导小组,下设74个乡镇工作组进驻个村。各村成立合同清理办公室,实行挂图作战。该项工作还纳入了乡镇考核事项,作为了科级干部重点考核内容。

“提级办”是此次合同清理工作中最具灵活性的方法。特别是在做群众思想工作时,乡镇一级的干部起到了关键作用。整个领导小组拧成一股绳,书记镇长亲自下村里推动工作,一家一家谈话。遇到特别“难啃”的村民,就一趟一趟反复跑。

“记得有一户人家特别逗,到了村委推说要回家取合同,人就再没出现过。我们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就动身到他们家里去了,又跟他聊(做思想工作)。”赵启说,乡镇政府领导班子、书记委员全都直接参与了包村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有了他们在前头带领,全镇上下都能调动起来。“一个工作坚持了大半年”,赵启说,那时候书记镇长天天在村里转悠,老百姓看见了也明白这个事情不是儿戏,“说白了还是看决心、看行动力!”

除了宣传引导,要让村民们从思想上接受和认可合同清理,基层党员和干部的带头作用也至关重要。

北张村党支部书记闫建明做通家人工作,率先补齐自家的承包费;水寨村前任村党支部书记主动让贤,为有能力有热情的年轻干部提供历练机会;城子村包村干部与村支书,顶着寒风带领村民代表挨个丈量地块;神堂村邀请老干部、老党员加入合同清理队伍,组成工作小组,集体会商、梳理印证,确保账务清楚,群众认账……

增加集体收入只是一方面的效益。通过参与合同清理工作,乡村基层干部不仅摸清了“自家家底儿”,也在基层治理方法上得到了历练。合同清理工作既落实了村集体对土地、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更有效推动了各级基层政府治理健康发展。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红星新闻记者余兰红星山西姬玮《山西日报》记者燕中兴对本文亦有贡献

图片来源:文水县融媒体中心文水党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2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