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贡砖烧制技艺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用十多年时间大兴土木,营建皇家宫苑,为此特地在临清设立官窑烧制建筑用砖。临清官窑的生产一直延续至清代,前后达五百余年。
据记载,临清砖窑从明代以来一直由工部营缮分司监督生产。清代顺治十八年()改由山东巡抚监管,由临清州知州承办。乾隆五十年(),砖窑专归临清州管理。明清两代的临清砖窑约有数百座,分布在运河沿岸,范围达三四十公里,窑工有数万人之多。
明代中叶以后,临清官窑的制品成为建筑皇宫的主要用材,称为“临清贡砖”。砖窑之所以设在临清,一是由于临清紧靠运河,运输方便,成砖可搭附漕船解运京师;二是临清的土质特别。由于黄河的多次冲击,很多地方向下挖一米多深,即可发现红、白、黄相间的泥土,人称“莲花土”。这种土无杂质,沙黏度适宜,烧成砖后“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结实,不碱不蚀”。
临清贡砖烧制工艺十分复杂精细,制成的贡砖、副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脊吻砖、刻花砖等一般在25公斤上下,重的可达三四十公斤。现在北京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钟鼓楼、文庙、国子监及各城门楼和各王府建筑上的临清贡砖处处可见。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园建筑中所用的寿工砖也由临清烧造。此外,南京中华门城墙、山东曲阜孔庙、德州张秋镇荆门、阿城等处也相继发现临清贡砖。这些贡砖至今不碱不蚀,敲击有声。
由于修缮文物古迹和修建仿古建筑需要大量贡砖,年,临清城东西陶屯贡砖窑户的后代继承传统工艺,恢复了贡砖生产。其烧制的贡砖与明清贡砖在规格和质量上基本保持一致,现已通过山东省工程建设监督中心的鉴定,并先后用于蓬莱阁、济南大明湖和成都杜甫草堂的维修。目前临清贡砖尚处于初期恢复阶段,仍需保护扶植,以保证传统生产技艺的继承和发展。
▌延伸阅读
叶嘉莹:我要把自己对于诗歌中之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年轻人
人人都可读复旦:10位顶尖教授带你读50堂经典课
西南联大的国文课本里,竟藏着“最”好的教育
葛剑雄:复旦大学的“国际招牌”,他手里握着读懂历史的1个秘诀周国平:用哲学回答人生15个迷思
版权声明
本刊号系公益传播中华文化平台,部分文章及图片,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作者,或无法联系上作者;或您申请了原创,或您拥有图/文互联网传播权,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同时,以便支付稿酬,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