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西安的热议很多。
无论是10月中旬的兴庆公园拟拆围墙,还是鱼化寨拆迁工作,甚至包括前不久在西咸新区举行的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论坛,核心指向都是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城市,更能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若幸福不彰显,则发展无意义。
对此,有“新加坡规划爸爸”之称的刘太格说,(规划建设)“要有适当人文学者的心、科学家的脑、艺术家的眼”。
他以新加坡为例,城市生活品质与环境相关。而这种环境,会作用于经济,“有好的环境,功能也会做得好,配套会做得好,那我们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人才,”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让人们在享有良好环境的同时,还有了饱满的口袋。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两手抓,两手都能硬。
新加坡城市鸟瞰
在诸多环境中,刘太格首先提倡“保护自然环境”。而在西安的自然环境保护中,最关键的,是一个水字。
01
很多西安人以“十三朝古都”为傲,却不知道古都的沦落,正是因为水资源枯竭。
经济地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做:消聚性衰退,是说一个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因环境和资源破坏,就会开始衰落。长安,正是消聚性衰退的典型。
作为古籍最早记载的“天府之国”,关中平原最初沃野千里、森林密布;但从秦汉开始,大规模农业开垦和城市营建,让关中平原日渐如葛优的脑袋。
到了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周围,已没有巨木可伐。伐木工人不得不从陕西,长途跋涉到岚州(今山西省岚县北)、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等地,寻找营建宫室用的木头。
森林消失后,长安周边水资源迅速枯竭。“八水绕长安”一去不返,是长安城风水幻灭的开始。
据统计,从唐宋开始,关中地区有关“水清、涸竭、断流”的记载共22次:清代康熙22年()至雍正5年(年)的45年间,渭河及其支流,有记载的断流,更达六次之多。
而自唐朝武德七年至开元二十九年的多年里,长安周边的京畿地区,共发生20起大型自然灾害:其中有10次旱灾。
长安,居不易;不是因为房价,而是缺水。
迄今,西安仍是西北最缺水的城市之一。据媒体报道的数据,秦鉴君做了一个统计。城市人均水资源兰州立方米银川立方米西安立方米西宁立方米乌鲁木齐立方米
看到没?西安在西北五省省会中,人均水资源垫底。
没有水,西安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引发地面下陷。上世纪90年代,钟楼约下降30厘米,大雁塔从16世纪就开始倾斜,到年倾斜度达到厘米。不得不于年回灌地下水,助大雁塔“改邪归正”。
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的地下水危机,促使了黑河引水工程上马。距离西安市86公里的黑河水库,终成西安市主要水源。尽管如此,西安水困并没有从根上解决。一方面,没有新水源开发,城市供水能力没有增长;另一方面,城市用水需求却在持续上升,随着人口流入,水资源压力势必剧增。
照目前态势发展,到年,西安市年缺水量将达3.5亿-8.5亿立方米,到年缺水将达30多亿立方米。
人可以三天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没有一切精神和物质食粮,但不能三天没水。缺水的困扰,是古往今来人面临的最大焦虑。
显然,破解水困,是西安城市长远发展,乃至“复兴”的最关键课题。
02
缺水,不仅困扰着中国西北、华北,也困扰大海上的城市。
在东南亚,马来半岛最南端的狮城,人均水资源量仅立方米,还远不如西安。然而,仅仅三十年时间,缺水、落后的新加坡,建成了水管理的世界知名“老司机”。
受岛国地质限制,新加坡严禁开采地下水。没有大河大湖的新加坡只能转变思维,向天空要资源,收集雨水。
欧洲人头疼的“洪水”,在这里成为如数家珍的宝贝,成为新加坡化为绿洲的魔笔。为收集每一滴雨,这座空间奇缺,一块10年的拥车证(新加坡买车要有该证)都叫价约20万人民币起步的城市,三分之二面积建成集水区,17个大型蓄水池,疏导雨水的沟渠累计长度达0多公里。
庞大的雨水收集系统,如今撑起新加坡45%的用水需求,而新加坡仍计划进一步扩大集水区。
显然,新加坡的“御水心经”,是值得我国内陆城市修炼的,对于西安来说,也存在向天借雨水的潜力。
西安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秋季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以上专业描述,用人民的语言就是:旱时旱死,涝时涝死。于是,久旱不雨与“看海”模式在这座城市交替上演。如果将夏天的“雨洪”储存起来,留给冬春时使用,就能实现化“灾”为宝。
年起,在沣西新城,一项名为地域性雨水管理的系统被大胆引入。次年初,沣西与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联合开展了雨水净化与利用示范项目。这项示范,最开始是放在一个名为同德佳苑的小区。
来到这座小区的人,会发现很多奇特之处:
这个小区有大片绿地。和其他小区绿地不同,这里绿地低于路面。绿地中间,有一个砾石铺就的圆形路,周围也有几条砾石路连接道路与绿地中心。这一块区域叫做“雨水花园”,下雨时,小区屋顶的雨水和小区道路雨水,顺着这些砾石小道流到绿地里,可以吸收和下渗。
海绵城市示范点——同德佳苑小区
雨水过量后,就会流到周围的调蓄池积存起来,经过净化后,用作平时小区绿地灌溉。
研究结果表明,该雨水管理系统对雨洪径流总量削减达80%-90%,并对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达90%。
当时的研究者还没意识到,他们的这些努力,成为四年后中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先河。年12月,沣西新城代表西北,入选中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
03
风水与景观设计学者愈孔坚说过这样一番话: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让区域回到原来的原始风貌,这不现实,它的最大价值,是让生态环境有机地融入城市,反哺城市,与城市形成共赢的全新关系。
这番思考,正与沣西新城的建设思路如出一辙。
与新加坡的雨水收集系统相比,“海绵城市”在集雨环节中,就加入土壤、植物根系等重重生态和物理过滤,相当于雨水收集和一个超大“净水器”的结合。
据测算,仅沣西新城平方公里,通过海绵城市,将能留存超过万立方米水源,价值1.5亿元。假如将海绵城市拓展到大西安整体区域,啧啧,这个水量,可以说翻十倍不止!
短短五年,试点区域内85%的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沣西新城地下水位提升了3.43米,在关中区域频频露面的“雨洪”,更是在沣西一去不返。在诸多试点城市中,这样的成绩,也是令人刮目相看。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沣西新城被作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入选《年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国家主题宣传片。
今年9月,海绵城市国际研讨会于沣西新城召开,多位各国大咖云集西咸,对沣西建设叹为观止。
而成熟海绵城市的运行,其背后,离不开科技树点满的“硬科技”系统。
在试点区域,有一套由在线监测、物联网、模型模拟、云计算等多领域技术交织成的“大数据+智慧海绵”监测评估管理体系,既能对海绵城市的修炼“进度”给出实时“分值”,也能对未来规划、施工提供全面的数据参考。
一位项目负责人透露,仅仅在22.5平方公里试点范围内,布置了台物联网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控雨量、温度、湿度、风向,包括地下雨水管网流量信息。
用科学理念“管理”水,呵护了生态,也助长了一座科技之城。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与之配套并同步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新兴科技产业,将成为沣西新城最强力的“杀手锏”。
换句话说,城市的生态治水是途径、是策略,而其最终产生的价值,是“水”滋养出的内容。
在沣西新城管委会主任刘宇斌的想象里,这片“试验地”未来,就应该像硅谷那样,成为一座未来之城:这里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产业,它不输出水泥和钢铁,而是知识产权、理念、技术。
而科研实力,正是西安笑傲中国诸多准一线城市的资本。
04
十三朝帝都因水竭而衰落,如今,新西安能否因海绵城市“兴水”而重新崛起?
关于过去的10年,人们十分熟悉的是吴晓波那本著作《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而在未来10年,20年,水大鱼大的挑战与机遇仍然并存。特别对于西安来说,“水事”建设,冥冥中似是历史走完一个轮回。
西安,其实就像一座放大的沣西新城,其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三,所稀缺的,正是一个将其激活的环境。换句话说,海绵城市孕育出的富水之城、生态之城,正可以成为科技产业长成“大鱼”的“大水”。
就像刘宇斌所说:什么是好城市?只要人幸福。人幸福的标准是安居乐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是好的城市。
有好的城市,也便有了高精尖人才的驻留与汇聚,有了新兴产业的萌发与成长。
与此同时,中国向西开放的劲风不断加力,一座座经济高度发达、区域高度繁荣的西部城市,是中国扛起“一带一路”的需要。
正如四十年前,深圳、义乌无人在意;在改革开放下一个四十年中,当崇尚自然生态的文明价值与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需要,在西安这座城市重叠,其吸取上一代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弯道超车”,是大有机遇的。
就在最近,沣西新城又建成全国第一条机动车道全透水柔性结构沥青路面。简单说,就是雨水可以透过路面的多孔材料,渗入路基,回流到地下。这条道路同样铺设有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形成一条监测道路情况的实时“大数据”。测试时,即使水流达到暴雨级别,这条道路竟仍能像金庸小说中的“扫地僧”一般,将其化为无形。渗水蓄水,又能确保安全行驶,这正是海绵城市涵养科技,而科技反哺城市环境的生动体现。
变革时代,唯新不破。西安能否充分拓展海绵城市的建设经验,重现“水润长安”,进而光耀新丝路?抱定实干之风,彼岸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