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少伟
脱贫攻坚以来,山西省吕梁市10余万贫困人口告别祖辈居住的闭塞落后的深山沟,以物业管理员、产业工人、创业者、生态护林员、销售员等各种身份,大步跨进基础设施便利的新小区,开启了曾经梦寐难求的新生活。
挪出“穷窝窝”拥抱新生活
各具风格的安置楼、设施齐备的活动广场,还有崭新的校舍、便捷的交通、配套的扶贫车间和蔬菜温室大棚……数年间,一座座移民安置小区在吕梁大地拔地而起。
一年前,20岁的王彤鹃跟随父母,住进了临县湫水万安苑,这是吕梁市众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
此前,他们一家和很多乡亲一样,住在临泉镇后白家沟村,吃水靠挑、生活靠天。在王彤鹃的记忆中,“去城里住”是乡亲们能想象到的最“高大上”的生活。直到她成年,这始终还是个愿望。
靠天吃饭就意味着听天由命。贫瘠的土地很难给一家人带来富足的生活,和村里很多同龄人一样,王彤鹃早早就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去县城、走太原……不管走多远,小山村里的家像是一根无形的绳索,牢牢拴着她。
一切因脱贫攻坚而改变。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王彤鹃一家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迈出了几辈人都未能完成的一大步。在新小区,王彤鹃放弃了外出打工计划,而是在小区扶贫车间内,找到了一个电风扇品质管理的岗位。检查一个风扇线路能得到0.5元、一个电池合格1.5元的计件工资,让她的月收入可以稳定在元左右。
“在外面打工月收入虽然能达到元,但工作太累,刨去租房、吃饭等开销,也攒不下什么钱。在扶贫车间工作,离家近,劳动强度也不大,收入又稳定,比在外面打工强。”王彤鹃说。
目前,万安苑小区共安置来自13个乡镇94个自然村的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小区建设门面商铺39间,设置了多个公益岗位,配套建成㎡电子产品组件安装扶贫车间。整个临县建有1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名群众搬进新家,过上了新生活。
72岁的王保全老两口对新家的体会,要比王彤鹃一家更早。过去,他们住在岚县河口乡寨上村的一个自然村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守着10亩薄田过日子。而新家位于县城易居苑,这是全县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小区,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人。小区交通便利,医院、中学、小学、幼儿园等配套设施齐全,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王保全同为贫困户的儿子也住在小区,在县城找到了新工作,孙子则就近上了学。“我们村离县城40公里。来趟县城要步行两公里到马路边等公交车,冬天自己烧炉子取暖。现在好了,什么都方便了。”回想起从山沟沟里一步搬进楼房,王保全仍觉得如梦似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吕梁市共建设87个安置点,安置来自个贫困自然村的11.26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像王保全一样的贫困群众彻底告别“穷窝窝”,迈向了新生活。
奋力“拔穷根”安居又乐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离不开配套产业的支持。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部分产业的发展节奏,却为口罩产业提供了爆发式发展的良机。从3月25日开始,45岁的刘永利就加入紧俏的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大军。
刘永利是临县易地扶贫搬迁点湫水柏林苑居民。去年,他们一家三口从大禹乡姚家山村搬出来,在靠近县城的新小区分到了60㎡的新房。会刮墙技术的丈夫带着儿子寻找活计更方便了,自己也从一名家庭主妇变为工厂女工,每月固定收入接近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这么好的日子。”说起现在的生活,刘永利满是感激。
为了帮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临县除了在18个安置点里建成10个扶贫车间,还配套了总计超过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区,提供多个就业岗位,确保搬迁群众都能顺利开启新生活。
5月28日,在交口县康城镇尚家沟村,一片片黑色的遮阳帘下,数十座香菇种植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在自家大棚里,张建良弯下腰仔细观察着香菇的长势,这4万棒菌棒就是希望呀。
“5月初时,单价上过6块,卖了一批,最近价格降下来了,所以不着急卖。”虽然已有3年香菇种植经验,可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发展规模,张建良不得不小心翼翼。
年,张建良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了位于县城的安置点,住上了城里的楼房。不仅生活环境大变样,事业也变了样。在村支书张建斌的带动下,他与18户贫困群众结成产业发展联体,利用联体的信用优势贷到万元发展资金,发展了两年还维持着一万棒规模的香菇种植一下子壮大起来。
“这一座四季大棚成本就要十几万元,4万棒菌棒也得10多万元,还是联体发展的效果好。”张建良环视着大棚感慨地说。
“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窘境正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变成历史。目前,吕梁市已建成54个扶贫车间和31个产业园区,个迁出村已成立合作社或农业托管组织,全市落实产业就业保障2.19万户,产业就业保障率超过84%。
奋斗“激活”希望
每天不管多忙,送孩子上学回来,37岁的高爱花都要花点时间把家中收拾干净才去上班。
高爱花是离石区信义镇千年村的一名贫困户。千年村离城区有80多里路,山多,人均耕地少。十几年来,一家四口住在公公婆婆留下的4间土坯房里,侍弄着不到4亩地,玉米、土豆也挣不了几个钱。她爱人腿脚有问题,不能干重活,生活十分困难。眼瞅着别人家的房子越来越大,日子越过越好,自己却只能窝在土坯房守着残疾丈夫,日子越过越没味,人也越来越消沉。
变化始于年。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支持下,离石区在田家会街道后马家村修建起一个崭新的移民安置小区,高爱花一家一跃搬出小沟沟,住上了7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
来到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新小区,高爱花沉寂的心又活了。以前过得不如别人,现在和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都是有手有脚,凭啥别人能过好自己就不能?她进了小区的扶贫车间,很快成为一名熟练的绕线员,每个月除了多元工资,还有生产绩效奖。口袋的富裕让一直在贫困中挣扎的一家人翻了身。
有了收入,就有了底气。以前不爱收拾自己的高爱花,现在也爱捯饬了,还认识了很多好姐妹。每天,家中被她收拾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丈夫、孩子也被打扮得精精神神。受她的感染,丈夫也积极起来,参加了技术培训,准备外出务工。
好日子总是能激活希望,点亮未来。
62岁的温毛新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自从搬到移民安置点,自己已经学会了10多项新技能。
年,温毛新从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的罗村镇南沟村,搬到了石楼县石楼小镇,过去停滞的日子像是被重启,通过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产业带动,户3多名搬迁群众有了稳定收入,实现了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思想转变,追求新生活的动力像火苗一样燃烧起来。
“没有比现在的日子更好的了。我的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海南就业了,我也要利用新环境、新条件焕发职业‘第二春’。”搬来之前,住在曹家垣乡君子村的任福照基本处于“养老”状态。搬迁后他再也坐不住了,重新拾起了年轻时的推拿手艺,在自家客厅开起了“福照推拿馆”,半年时间就挣了3万余元。
在吕梁大地,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像任福照、温毛新一样,不再甘心戴“贫困户”的帽子,用自己的勤劳双手,点燃“吕梁战场”脱贫攻坚的磅礴激情。
目前,吕梁市在为87个安置点规划建设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乘胜追击,乘势而上,继续狠抓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落实社保、教育、医疗、户籍等政策,确保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顺利融入新环境,稳步迈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