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中原王朝500年的痛,为何让宋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幽云十六州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它是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的阻隔之地——燕山山脉,游牧民族占领它则可以一路南下直捣中原,反之中原民族占领它则可凭借屏障阻隔游牧民族南下。这就是宋初为何不遗余力的要夺回幽云十六州的原因。

一、从历史上看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

燕山山脉将河北与内蒙古草原联系起来。内蒙古草原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驰骋之地。塞外游牧民族强盛之时,常南下扰掠中原。河北为其南下的一个主要方向。塞外游牧民族入据河北,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自辽河流域而来,一是自蒙古草原而来。

辽河流域与河北之间的往来通道是辽西走廊,山海关扼其咽喉,卢龙、迁安、乐亭、遵化等地为重镇。蒙古草原进入河北的一条便捷的路线是由大同盆地北部山地低口进入大同盆地,再由桑干河及其支流河谷低地进入河北,居庸关(在今北京昌平西北四十里)、紫荆关(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等关隘扼其咽喉,大同、宣化、怀来、张家口等地为重镇。北京作为河北北部的一个重心,可以同时应接这两个方向。在北京外围环燕山山脉,还有松亭关、古北口、冷口、喜峰口等关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脉的其它几条交通孔道。

所以燕山山脉起着抗击塞外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安全。秦汉经营渔阳(今密云西南)、上谷(今河北怀来南)、右北平(今辽宁凌源西南),隋唐经营范阳(今北京)、平卢(今河北卢龙),明代经营宣府(今河北宜化)、蓟镇(今天津蓟县),都是意在扼守燕山险阻,以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五代失幽燕之地,丧失北方国防险要,到北宋时,朝廷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吕中说:“燕蓟不收,则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道出了这片地域对于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意义。

河北北部地区在上古为幽州,后或称燕郡,或称蓟州。《读史方舆纪要》称这里“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华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

这片地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河北与塞外的关系上。燕山山脉和太行山东北支脉构成其外围屏障。对于中原政权而言,这里是抵御塞北游牧民族侵扰的前沿。对于塞北游牧民族而言,他们要透入河北,能否突破燕山和太行屏障是关键;而当他们透入河北之后并建立起了政权,这里又是联系中原与塞外的一个衔接地带。

北宋先后与辽、金对峙,真定、河间、中山号为河北三镇。金人南下,要求割让三镇之地。

李纲说:“三镇,国之屏障,,割之何以立国!”

陈东则沉痛呼吁:“曾不知无三关、四镇(太原、河间、真定、中山),是弃河北也!弃河北,朝廷能复都大梁乎!”北宋在失燕云险要之地后,在河北依托三镇,北守三关,西连太原而阻雁门,尚可勉强维持其国防线;舍弃三镇,则北骑疾驱,可以直抵黄河而临汴梁。

在中原政权与塞外游牧民族的战争中,中原政权凭借燕山山脉为险阻,扼守一些重要关隘,并以内侧的重镇作为纵深,可建立第一道防线。秦汉时期经营渔阳、上谷、右北平,隋唐经营范阳、卢龙,明代经营蓟镇、宣府,都是意在扼守燕山险要。

若燕山山脉诸关隘被突破,则坚守北京犹可作第二阶段的抵御:北京不下,则这些游牧民族即使进入河北,也难站稳脚跟。契丹曾突入塞内,扰掠河北,但攻幽州不下,未能站稳足跟:石敬塘割幽云十六州后,契丹遂在河北站稳足跟,并以此为基地,凌逼中原。蒙古攻金,也两度透入河北,金人固守中都,蒙古只得邀利退兵:金弃中都南迁,蒙古遂克中都,据有河北,进逼河南。

瓦刺也先也曾侵入河北,破明军、俘明帝,却未能克明都,最终只得撤兵而去,后金(清)军五度迂回入边,但既未打通辽西走廊,也未能攻破北京,故未能在河北站稳足跟;待到吴三桂举山海关降清,李自成弃北京而走,清才占据河北,南定中原。若游牧民族既突破燕山险要,又攻占河北北部重心北京,便已在河北站稳足跟,中原政权就只能在河间、真定一线作被动的防御:若是连这一线也守不住,则中原政权便可谓大势已去。

因此,在中原政权与塞外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有时是汉化程度已很深的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权与塞外新兴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河北局势取决于自幽蓟至真定、河间一带的争夺。控制了幽、蓟,即己控制了燕山险阻:控制真定、河间一线,即己控制了河北中枢。这一点可一一验诸战史。

二、幽云十六州问题的由来及其影响

五代时期,中原战乱不休,政权更迭频繁。此时,契丹已在辽东崛起,统一辽东,建立契丹国,契丹见中原衰乱,遂积极谋求南进,连年袭扰平州(今河北卢龙)、镇州(正定)、定州(定州)、云州(大同)等地,但屡为后唐军击还,后晋天福元年(年),石敬塘在太原起兵叛后唐,以称臣及许割幽云十六州之地为条件,乞援于契丹。

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亲自率军南下雁门,援助石敬塘,大败后唐军。后唐灭亡。石敬塘自立为晋帝,契丹则尽占幽云十六州之地。契丹改国号为辽,在幽州置立南京析津府,在云州置立西京大同府。中国北方国防屏障尽失。

契丹据幽云十六州之地,尽夺河北北部险要,占据有利的地理形势,已能随心所欲地兴兵南下。后晋开运三年(年),辽、晋交恶。辽发军南下,攻陷汴梁,消灭后晋,并深入河南,纵兵肆掠。

此后,辽一再地兴兵大举南侵。后周世宗时,辽主昏庸,周世宗遂谋恢复幽燕之地,但未获成功。

北宋代后周后,亦积极谋求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年),宋太宗在平北汉之后,挥师东下井陉,自镇州(今正定)北上攻辽幽州城。辽将耶律沙率军驰援。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一战,宋军溃败。其后,辽人乘战胜之势,先后三次发兵分山西、河北两路进攻北宋,前锋抵雁门、雄州一带。

宋雍熙三年(年)正月,北宋再次大举攻辽,兵分三路:以曹彬、米信等率兵出雄州,以趋幽州;田重进率军出定州,趟飞狐口;潘美、杨业等率军出雁门,攻云(今大同)、应(今应县)诸州。

大军临发,宋太宗向曹彬指示方略说:“潘美之师,但令先趋云、应,卿等以十余万众声言取幽州,且持重缓行,毋贪小利而要敌。敌闻大兵至,必萃劲兵于幽州,兵既聚,则不暇为援于山后矣。”

宋太宗的战略意图是:以曹彬在幽州正面吸引、牵制辽军主力,以潘美之师从左翼实施战略迂回,攻取云、应诸州后,再自大同盆地东出,打击幽州的侧背,合攻幽州。此次作战,重兵虽集于幽州正面,作战的重点却在于自大同盆地至桑干河谷一带诸战略据点的攻取,以便控制太行山、燕山险要。

执行此方略的要点是曹彬等幽州正面之军持重缓行,成功地牵制住辽军主力。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曹彬违背了这一点。他贪功冒进,连太宗都“颇讶其进军之速”。辽援军到达后,在岐沟关(今涿州西南拒马河北)大败曹彬军。正面之师惨败,宋军全线溃退。

北宋经此惨败,从此不敢再言北征,不敢再奢望收复幽云之地,对辽转取守势。北宋在河北中部一带自镇州(今正定)至泥姑海口(今天津大沽口)的漫长战线上沿沱河一线建立河防体系以缓冲辽人铁骑的冲力;山西方向则阻雁门诸险,以御辽军。而辽人自此以后,先后六次大举南侵,有时,前锋直达邢州(今邢台)、德州、大名,逼近东京。直到景德元年(年)宋辽“澧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的战事才暂告停息。

在宋、辽之战中,宋一直处于被动境地,是有其军事体制及将帅自身的问题,地理形势无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辽据幽云十六州之地,已控制燕山及太行险要;幽州以南,为平原旷野。这样,辽人在形势不利时,扼险坚守,以待援军;形势有利时,铁骑南侵,驰骋于旷野,宋人难于争锋。

后来,金人联宋灭辽。灭辽后,金将燕京及所属六州(顺、涿、易、蓟、景、檀)洗劫一空,把几座空城交给宋朝,而河北的平、营、滦诸州及山西的云、应、朔、蔚等州则不交还。实际上,只有这些州才是控扼燕山及太行险要的关键。

这样,北宋虽然得到了它多年来一直梦想收复的燕蓟之地,但燕蓟所凭恃的地理险要却并未得到。所以,宋人在继长期受制于辽之后,再次受制于金。

辽灭亡后,宋、金在河北、山西形成对峙局面。宋人在河北以真定、河间、中山(宋徽宗时将定州升为中山府,瀛州升为河间府)为重镇,以雄州(今雄县)、霸州(今霸县)、保州(今保定)为前沿据点,控守河北中部一线;在山西以太原为重镇,以蔚州(北宋蔚州寄治今山西灵丘)、代州(今代县)、岚州(今岚县)为据点,控守雁门险阻一线,以此建立起北部国防防线。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年)十二月,金人兵分两路南下侵宋:西路自云州下太原,东路自平州入燕蓟。金兵长驱直入。很快,东路军便已抵汴梁,西路军已抵太原。金兵围攻汴梁。

李纲负责指挥抗战。金人攻城不下,遣使谈和,要求北宋割让中山、太原、河间三镇之地。宋钦宗打算接受。李纲反对,他说:“三镇,国之屏障,割之何以立国!”宋钦宗及李邦彦为排除投降障碍,罢李纲之官,派使臣往金营答应金人所提条件。

太学生陈东上书痛陈割地之非:“邦彦等必欲割地,曾不知无三关、四镇(太原、河间、真定、中山),是弃河北也!奔河北,朝廷能复都大梁乎!”

和谈成后,杨时上疏“河朔为朝廷重地,而三镇又河朔之要藩也。自周世宗迄我太祖、太宗,百战而后得之,一旦弃之北人,使敌骑疾驱,贯吾心腹,不数日可至京师。今闻三镇之民以死拒之,三镇拒其前,吾以重兵蹑其后,尚可为也。”

当时不甘心投降的人都认识到了河北三镇对于北宋国防的意义。北宋虽失幽云十六州之地,但在河北依托三镇,联络太原,犹可重建雁门、三关防御体系。割让三镇,则三镇以南,一马平川,金兵铁骑可以长驱直入。苟安的宋王朝竟幻想以三镇之地求金人之不攻。殊不知宋王朝的软弱激起了金人更大的侵略野心。次年秋天,金兵再次兵分两路,分别自保州、云州大举南下攻宋。在这次进攻下,北宋灭亡。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24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